儿童精神疾病
请相信孩子的抗逆力
《都挺好》剧情梗概:表面上风光无限的苏家,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对毫无主见却又自私、小气的苏父的安置和后续生活问题,打破了苏家兄妹的平静生活。最终,苏家人明白到,虽有血脉相连,但是一家人彼此间的沟通也不能忽视,终于实现了亲情的回归。
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钱英
近期,根据阿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挺好》热播,不少网友给出高分评价的同时,呼吁结局一定不能大团圆,设想借由盘点苏家父母的各种“恶”与“作”,来细数当代父母的多宗“罪”。的确,79%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成人有关。但这并不代表,问题家庭的子女就一定没有出路;更不代表,为人子女需要把父母送上审判台。因为没有人天生就是有经验的好父母,尤其在“独生子女时代”,大家都有且仅有一次练习机会。
这里并不是要给苏家父母正名,因为家庭中的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家庭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抗逆力,如果家庭成员能够彼此接纳和合作,常常能突破困境,迎来新的家庭关系的重生。
下面我通过门诊中的实例,来分析“原生家庭”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并一起寻找对策。
有一种家庭,夫妻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当着孩子面就恶语相向,争吵结束后,并不直接找配偶化解冲突、解决问题,而是向孩子倾诉和抱怨。“你可千万别像你妈/爸这样,太不可理喻了,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她/他离婚了。”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怎样?门诊中很多真实案例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很多都会对婚姻产生怀疑,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婚姻就是充满了冲突、委屈和愤怒,甚至成年后很多人都会选择不恋爱。有些即使勇敢地尝试恋爱,但由于从小没有好的家庭榜样,在恋爱中也常常受挫。
这些孩子还特别容易自责,因为妈妈爸爸说了,她/他之所以一直在如此痛苦的婚姻中忍受,就是为了自己,让孩子在幼年阶段就形成了自责的心态。这对他们未来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可的建立都造成极大的阻碍。
解决方案:
1.夫妻之间没有对与错,只有相似和差异,在允许差异中达成相对共识,需要生活的智慧。
2.孩子没有评判对错的义务,更没有充当父母垃圾桶的功能。为人父母需要保持清晰的界限,不要拉拢孩子,让孩子为难。为人子女也要保持清晰的界限,不要过度卷入父母的冲突。
3.夫妻通过冲突来处理情绪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回避容易受到影响的孩子。
另一种家长,认为自己“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我特别能忍,非常会装”,“我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在孩子面前我们绝对一团和气,出了门我就跟他爸/妈横眉冷对”。
在采集病史时,不少家长要求在讲述夫妻关系时让孩子回避,有的还再三要求替他们保密,“我们已经离婚1年了”。
但事实上,孩子对家庭关系的敏感和敏锐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所谓的一团和气只是假象,其实孩子早就心知肚明了。
门诊中有个孩子提出的问题,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刚才是不是告诉你他们离婚了?这两个虚伪的人,我连他们离婚证都看到了,我看他们还要装到什么时候。”
在过往的家庭诊疗中,在谈到如何改善夫妻关系从而减少对孩子的影响时,很多家长都不愿直面问题的根本,不愿去思考,而是心存侥幸,企图伪装家庭幸福,去维持那泡影般“真实的谎言”,给自己贴上“有责任心父母”的标签。
解决方案:
1.如果真的决定为了孩子不离婚,那么请努力修复你们的婚姻关系,否则即使您是最好的演员,也很难减少不良婚姻关系给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
2.调查显示,离婚家庭的子女,仅有1/4出现了严重或持续的心理问题。因此,如果婚姻关系经过足够时间足够付出仍无法挽救,也许离婚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反而比“为了孩子不离婚”要小。
请相信孩子的生命力和抗逆力。孩子如果是幼苗,父母就是孕育幼苗的土壤。如果土壤成分影响了幼苗的生长,请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及时将土壤成分调整成适合幼苗生长的样子,土壤里的幼苗就又能茁壮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