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完善精神卫生诊疗体系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尚不成熟,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引发心理行为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一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全国性调查也显示我国6至16岁在校中小学生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达17.5%。因此,必须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
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诊疗中仍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一是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很多家长、学生甚至学校老师对于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多、重视不够,觉得孩子身体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表现,当孩子出现了抑郁、焦虑等情绪或其他心理问题的信号,他们不能及时识别和干预。另外,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存有偏见,害怕被贴标签、被歧视,影响未来升学、就业,因此拒绝向专业人员求助或不配合治疗。这也导致了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就诊率低,有报道称不足五分之一。二是转介和预警制度仍需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防治需要学校、家庭、医疗机构之间的多方协同,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转介途径。学校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无法有效快速地转介到医院,家长也常因认识不足或歧视偏见等问题不去就医,导致学生病情的耽误,造成严重后果。与躯体疾病不同,大部分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若不及早诊治,则会影响其成年期的行为能力和社会功能。三是诊疗资源和服务能力不足。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床位数量严重不足、儿科医生的水平有待提高、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困境,严重阻碍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据先前报道,全国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近些年可能有提高,但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广大患儿的需要。目前,也只有部分大城市有专门的儿童精神科门诊和病房,导致很多患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精神卫生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多方合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将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一部分,定期开展专项督查。进一步落实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实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上岗资格认证制度,注重学生隐私信息的保护。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电话或心理咨询信箱等,采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对症下药。由专业医生、心理辅导教师、任课教师共同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在各级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建立顺畅的学校——医院转介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矫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保障。
二是提高素养,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提高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于儿童精神心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氛围。提倡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给予他们关心、支持和陪伴。社会有关方面也要发挥积极作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通过公益项目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和服务。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宣传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
三是加快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三级儿童医院等建立国家及省级、地区儿童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中心,辐射带动地市、县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区域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筛查和诊治网,形成共同参与、相互转接的预防、诊疗、康复共同体。推动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常态化、规范化的精神心理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基层精神心理卫生机构的管理能力,提高精神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针对青少年人群的常态化心理救援队伍。更重要的是,加快儿童精神心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扩大儿童精神科医学生培养规模,健全医生认证体系,遴选一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示范基地和教培基地,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待遇和社会认可度,让更多优秀医学生愿意从事这一领域。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诊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
文章来源:教育部
编辑:党委院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