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给“情绪”找个“家”
“家”,顾名思义,是最自在的场所。给情绪找个家,意味着一个方向,一种自在。所谓“自在”就是不受外界制约,不为外力所动。如果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就可以在你的内心激起涟漪,从而带来一番感受,也就是有情绪升腾出来,这说明你还不够自由,不够自在。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八风吹不动,独坐紫金莲”的境界,可以说是真自在了。但真正做到这点还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都是凡夫。是凡夫,就会有七情六欲,而我们在世俗当中会遇到人人事事,不太可能做到无感、无动于衷。在我们的情绪冒出头来的刹那,我们如何处理是合适的?是任凭脾气肆虐,还是智慧地加以化解,从而在不受情绪干扰的情况下,做出理智的决定?
其实我也是个很感性的人,以前很有些脾气,特别是感到受委屈的时候,感到不公平的时候。以前我在单位就是这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领导批评了,我感到难受,控制不住地落泪;在工作中意见不统一,我立刻会愤怒地予以驳斥,把本应对事情的态度,最后发泄到了他人身上……但其结果是什么呢?肯定是既没把事情办好,还把人给得罪了。在工作中,我交友很少,不仅孤独,而且还要时时提防“小人”暗算,搞得自己真是挺狼狈的。工作任务重,还不讨好。
现在我参加了北大六院的情绪康复团体,通过听课,我认识到了合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其实情绪问题,在某种层面,是种幼稚的表现。因为在婴孩时期的我们,都是感性为主,不高兴就哭,难受了就哭,需要别人关心了就哭……难道已经成年的我们没有智慧去解决问题,还是只能用“情绪”去表达自我吗?当然我们不愿意,因为简单的情绪表达,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被别人看轻,不仅不利于适应社会,而且还会让自己伤痕累累。因为这个社会相信的是实力,而不是眼泪。
那么会有朋友提问,我们该如何控制情绪?通过课程,我知道了“影响情绪的因素,不是所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看待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那么我们的那些“看法”、“解释”和“评价”都正确吗?在课堂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有个人跟你讲,你人真好!你有什么体会。当时有同学说,“我很高兴啊!”另一个同学说,“是不是对方要求我什么事情啊?”还有同学说,“他挖苦我,我又没那么好!”可见,每个人看待某种情况的看法、解释和评价都非常不同,但究竟谁说的符合当事人的思想内容呢?我觉得只有当事人在诚实的情况下,现身说法,我们才有可能知道真实的答案。所以不要对自己当时的反应过于自信吧,也许欺骗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大脑。
那么我们的情绪如果从头脑中冒出来,我们该怎么办?情绪康复团体的静静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办法。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我的理解就是自我的怀疑,也就是再给大脑创造一个悖论,而令当初大脑引发的一系列情绪反应得到一定的缓冲,从而像注入新鲜氧气的血液,开启一番崭新层面的思考。其有效性依赖于有意识地去修正自己固有的思考方式。
当然情绪康复团体课程的内容还很多,通过自我实践,我认为是有效的,但其前提是需要有一颗勇于改进自我的精进之心,只有自己对自己要求改善,才能将课程的内容落实到实际生活、工作中,才会有实际的效果。
“家”是安居之所,而“情绪”的“家”就是其安放之所,只有把“情绪”安放到它的“家”中,我相信宁静的心境,不难得到;成熟的人格,不难达成;成功的境遇,不难实现;智慧的处世,不难拥有。总之,我个人体会:控制情绪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素质,“控制”的目标是让我们理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冲动地鲁莽做事为人,但“控制”也是有底线的,在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的时候,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需要表明态度的关键之处……我认为,要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毕竟有原则、有真性情的人是可敬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