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院内办公OA登录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 正文

工作动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医院新闻

【人物专访】一路向前,遇见最美——北大六院于欣教授

发布时间:2013-10-21
字号:
+-14
浏览次数:

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带领六院一路向前

他是中国现代精神病学重要开拓者沈渔邨院士的得意门生,自1988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他便扎根在这里。从住院医到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再到院长,年轻一代中,他对六院的了解最透、感情最深。

作为一名研究者,他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为老年期精神障碍、精神病早期干预和物质依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20余部。他在老年痴呆、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早期干预以及抑郁症防治方面进行研究,获得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资助、教育部“985”课题、科技部支撑计划和“973”项目资助。另外,他数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精神卫生政策、立法、服务模式转型、健康教育、对外交流等重要工作。

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在主持六院全面工作的近十二年里,带领北大六院传承沈渔邨院士“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院训,抓管理、强科研、促医疗,使北大六院稳步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

2012年,他带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一步创新医疗服务理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在社会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中体现精神卫生服务的价值。北大六院十几年来坚持定期举办老年痴呆医患家属联谊会,帮助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勇敢面对疾病、战胜疾病。在2012年首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六院专家助力央视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关爱失智老人》,通过为“痴呆”正名、赠送黄手环等公益行动,唤起社会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和家属的关切,为推动我国关注“老年人记忆”问题,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于欣坚持医疗质量与安全要长抓不懈。过去的近十年间,他带领六院领导班子致力于完善门诊就诊流程和就医环境,持续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加大持卡患者身份审核,严格医保开药制度,宣传告知医保的相关措施。加大预约服务力度,采取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及现场专家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继续完善延时门诊、午间门诊。在门诊形式上,北大六院满足特定群众的就医需求,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开展专业门诊服务。在住院医疗服务上,于欣带领医院领导班子积极想办法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较大改善了“病人排队候床”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院难”。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北大六院在做好自身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完成对口支援青海、新疆、云南等相关单位,将医院的各种经验与受援单位进行交流,带动受援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于欣特别重视国际交流与科研教学工作。近十年来,北大六院承办了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的两届学术年,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会的地区会议以及第一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2012年共有6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总资助金额526万元。共有三项课题获得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五项课题获得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基金项目1项。

2012年,北大六院承担并顺利完成了医学部各学制学生的的精神病学教学任务。申请国家级项23项;举办区县级项目(原医学部校级项目)82项;举办单位自管项目51项。2012年在培北京市专科医师19人,2012年共接收北京来我基地培训的专科医师9名;共举办主治医师培训9次,参加人数约为300人次。于欣牵头的教学成果《初、中级精神科医师培养体系的新探索》获得 2012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北大六院获得北京大学临床研究生优秀班集体。

于欣的带领下,北大六院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北大六院作为中国精神科领导的旗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获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之精神医学排行榜第一,每年都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致力于精神病学分会发展

于欣2012年12月正式接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他以发展中国精神科事业,提高精神科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为宗旨,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分会成为一年365天的分会并实现全国两万名精神科医生全覆盖,充分发挥分会在学术领域的带头作用,也鼓励更多年轻医生成长为骨干力量。

于欣在精神病学分会中的工作展现出其纯粹的人格魅力和海纳百川的学术精神,他在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一系列深刻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力图在其任期内实现分会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型,让中国所有精神科医生共同享受友好平等的学术氛围。首先,对分会下属各学组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地推动学组的架构调整和人员更新,鼓励常委在学组中发挥领头作用,以提高常委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以全国范围通讯预选的方式进行青年委员的换届,充分遴选出优秀的青年医师人员。分会始终以人为关注的核心,以人为发展的根本,基于以上两点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和统筹,希望在常务委员、委员与青年委员之间形成阶梯状导师机制,发扬精神科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鼓励老中青创新性地合作,鼓励中青年医生编写教材等,不断为分会及整个精神科的发展注入活力。其次,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分会网站的规范化建设,旨在通过发展现代网络和移动通讯服务终端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生发展机会的均等性。在进行全面的人力统筹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于欣也非常注重加强与国际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鼓励更多的医生加入国际学术领域,担当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2013年9月于欣作为主席的亚洲神经精神药理学会将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大会。此外,精神病学分会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2013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出台之际,于欣积极配合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动精神卫生法的推广,召集全国著名专家编写相关配套文件《精神障碍治疗指导原则》与《心理治疗规范》。

最有“范儿”的导师

从医二十多年来,于欣始终把做一名好大夫的理想放在首位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对待病情严肃认真。作为博士生导师,他以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高尚的品质向学生传授着做人、行医的道理。

在他所负责的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里,青年研究者这样评价他:“于老师的思路总是那么清晰,讲解引人入胜,你会很快被他吸引,他半夜下了飞机无论再累也不会耽误第二天的研究室组会,只要他在,他就会对他负责的工作事必躬亲”。

他一手带出来的博士生,说:“他是似乎总是精力充沛,可以做很多事情,他读了很多书,身兼数职而事事面面俱到,他一个人做的是数个人做的事情。他是儒雅有范儿且非常公正的学者、老师,他对人有强大的吸引,你不得不被他的魅力折服。例如查房,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他会从病人的体态语言观察其在心理上的变化,纵向看待的病情发展,病情、转归和愈后。从他的讲座中,你能听到他的深度。接触他的人中,有90%的人都会认同他的方式。他看人站的比较高,能看到一个人的全面。”采访的最后,笔者让这位学生以一句话总结于欣,该学生想了想,很认真地说:“他是一个可以让人仰望的人,总是能给你从事精神科的信心。”

(党院办  何小璐 张小梅 张霞)

于欣简介

于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所长(院长)。

1988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学士,2000年获北京大学临床精神病学博士。1996-1997年获IPA/PFIZER研究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老年精神卫生中心进修老年精神病学。1998-1999年考取美国政府Humphrey研究金,在Johns Hopkins 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物质依赖与公共卫生。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痴呆及相关障碍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主编。

(此文刊登于《北医人》杂志2013年第3期)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专家

姓名:于欣 主任医师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老年期精神障碍

出诊时间:

出诊信息

未开启预约 时间未到 可预约 时间已过 暂停 假期 约满 停诊 替诊 被替诊 换诊 *出诊信息仅供参考,以门诊公布为准)
科室 时段 星期三
05-01
星期四
05-02
星期五
05-03
星期六
05-04
星期日
05-05
星期一
05-06
星期二
05-07
精神科 上午 专家
下午

简介:于欣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老年痴呆协会副主席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会精神医学和心理健康分会会长《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主任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