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心理加油站

精神康复广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心理加油站

内心的声音

来源: 作者:徐建芳
浏览次数: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12岁女孩的妈妈。随着孩子个头猛窜、脚丫子疯长的外部变化,我意识到孩子已经迈入了青春期,在这个让无数家长如临大敌、如履薄冰的时期,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了许多青少年个案,有幸去聆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下面是让我在与青少年个案工作中印象较为深刻的几个场景。

场景1我就是在外边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回家和她吐吐槽,结果她和我讲了一大堆大道理,道理我都懂…”。其实,我们大多数成年人也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遇到令自己不愉快、受委屈的事本来想和家人说一说,“同仇敌忾”顺顺气而已,结果非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招来对方的一通“教育”,即使我们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心里也会进行一些小小的反抗,“还用你告诉我这些?!”更甚者,炮火转向家人,产生新的矛盾。其实大多数孩子期望父母做的很简单:他们只要听我说就好了(这里指的是倾听),说出来我心里就舒服多了,不需要他们为我做什么,或者在我难受的时候抱抱我就足够了。所以不要再抱怨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沟通了,不要再疑惑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在家里越来越沉默,反思一下之前孩子愿意我们说的时候,我们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和认可。

场景2:“家里的事他们什么都不和我说”。这种情况有可能出于家人认为向孩子摊牌家里的事情后孩子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又或觉得他们还小,而没有必要让他们参与进来。但事实证明,大部分孩子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权利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孩子已经渐渐长大,让他参与到家庭事务中,给与一定的决策权,不仅是尊重他的表现,也是培养责任感的最好机会。

场景3:“孩子以前很优秀,上了初中认识了某某,就学会了泡吧、抽烟、喝酒”,潜台词~都是被他们带坏的,孩子表示,“她(母亲)有什么资格给我的朋友打电话,指责他们她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为什么去抽烟、去喝酒,我也知道那样不好!”。同样作为母亲,我很能理解这位母亲的担心,但不赞成他的的做法。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父母需要尝试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是什么,帮助孩子通过健康的方式去满足需求;如果父母仅仅归因于外界,简单粗暴地进行干涉,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场景4:“自从我生病了,我妈就经常偷偷观察我,我能感觉出来让我很不舒服”,“自从我生病了,我妈在家变得小心翼翼的看到她这样我很难受”类似这样地表达也不少见。生病后,作为家长确实要做好病情变化和服药反应后的观察,但当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时背后都有一双眼睛,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监视”、不自在。生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而非单因素造成,很多家长反思是既往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生病,产生自责、后悔的情绪,生活中处处小心,谨言慎行,生怕因为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伤害,您的这些“牺牲”全部落入他们的眼里,而孩子的内心OS有的则会是“我生病了,不但给家里添麻烦了,家人还要事事迁就我,因为我而过得那么小心翼翼”我的一个个案曾用“阴沉、低气压”描述这种情形下的家庭氛围。

场景5:“他总是唠唠叨叨的,我一听就特别烦躁”。父母总想通过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避免孩子犯错或者走弯路。我自己的经验是:让他随自己的意愿去做,撞了南墙,他就知道下回怎么做更合适。我每次只给建议,女儿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时,即使是很明显的错误或者是按照她的办法绕弯子时候,我也会闭口不言,克制住自己“唠叨、纠正”的欲望,经过她实践后,她就会反馈结果,“妈,还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适当地“撞南墙”也是经验的积累,比一万句唠叨和叮嘱更有效。

 最后祝愿我们所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耐心地倾听,更好地陪伴和助力我们的孩子。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