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康复道路上,遇见全新的自己
绿丝带志愿者大家庭是康复者和家属共同的家。我在这个家里又度过了一年的时光,这一年与家人一起工作、学习、成长,从年初的迷茫不知往何处去,到年末信心满满地踏上康复之路。这一年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与知识,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自我成长
50多岁的人还谈自我成长,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记得2016年孩子生病后,最初是怪罪孩子不争气、不坚强,接着就是对自我的全盘否定,否定从小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方式,否定自己的婚姻,否定父母(原生家庭)给我造成的伤害……这一切一切的否定,使我处在崩溃的边缘无力自拔,满脑子都是孩子的病是我造成的,我毁了孩子,每天生活在悔恨自责中。
这种负面情绪使我无心做任何事情,唯一能坚持的就是每周2-3次到六院做志愿者。那时每周二我都被安排到病房做团体互助小组,在与住院患者家属的沟通中,我发现自己很多心理状态他们也有,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迷茫与无助。在工娱室,我有时会利用一些空余时间,把憋在心里不愿对他人说的话向邱老师、王老师倾诉。两位老师开导我,给我讲一些专业知识,告诉我精神疾病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慢慢地我明白了,悔恨没有任何意义,要先自我振作起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让更多的家属和患者调整心态,给他们信心。我尝试着去运动,每天坚持去做瑜伽、正念冥想,每周去爬山、种地,有时间还会去全国各地去旅游。这样心情越来越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很充实、很开心。孩子得病的事实没有改变,但我的心态改变了,家庭氛围改变了,满满的正能量带给自己、孩子、家人、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在工作中接触的每一个人。
二、工作中成长
我们这个工作大家庭中有20多位“家人”,我的年龄位居第二,年龄小的喊我阿姨,我与每一位家人都一起工作过。
与大家一起工作时,我年龄大就要让大家感觉到,有我在心里就踏实。每次早一点儿到岗,工作时多做一些,遇到同事不愿意做的自己多承担一些,遇到难题时我去解决。10月份的时候,一次导诊岗位,两个等待做红外的患者吵了起来,其中一个症状较严重,我观察后利用自己年龄大的优势,首先安抚症状较轻的患者;他情绪稳定了,又与症状较重的家人沟通,很快平息了争吵。
与大家一起工作时,我尽量多与他们交流,聊聊我陪伴自家孩子的一些体会,把经验分享给大家。例如,鼓励小胡去运动,发一些正念冥想的视频给他,让他了解更多的康复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与大家一起工作时,我把真诚和爱心传递下去,赢得了家人的信任,他们愿意跟我聊聊自己的事情。在我了解某人有困惑时,便跟他沟通,使得他打开心结,找到支持系统,我很欣慰、更开心。
三、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在绿丝带志愿者大家庭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心态越来越好,满满的正能量。正能量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看到了不一样的妈妈,他不紧张、不纠结、不自责了。随着每个家人心态的平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唉声叹气,只有欢声笑语了。
孩子在慈善机构工作10个多月了。从最初讲讲英语课,到现在讲地理、历史、汽车知识,协助领导完成PPT制作,文件打印,项目申请,代理领导到欧盟项目处开会(全部需要中英文),孩子迎接着挑战,能力在一点一点地提升,自信心也在提升。
孩子从最初脸部肌肉紧绷不会笑,到现在每天笑逐颜开,每天有聊不完的话题。在做好机构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很好地安排每天的生活,每天背诵单词提升词汇量,并规划词汇量积累到1万,继续参加自学考试。2016年12月孩子还在北医六院住院,2018年12月孩子已经在舞台上表演手语节目,庆祝圣诞新年!
《活出生命意义》的作者弗兰克把他经历的集中营炼狱般的痛苦写了出来,帮助了无数处于绝境的人。
我是绿丝带志愿者中的一名家属志愿者,我要把我们与精神疾病抗争的经历讲给人们听,告诉他们从最初炼狱般的痛苦到活出生命意义的全过程,让他们听到我的故事后燃起生活的希望,活出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姜思思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