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康复
尊敬的大夫您好:
我女儿15岁,是独生女,1年前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经过治疗病情稳定。我想请教,孩子在家里康复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什么样的康复环境?是一味迁就她、容忍她么?我们孩子有什么要求就“撒娇”,经常会说“妈妈我现在要发病了……我们去吃火锅吧,我们去买……”我们有时觉得孩子得病了,心里也自责,也想着别激惹她的情绪,怕反复,就答应了。但我们也担心孩子欲望膨胀,我们也不可能给她摘星星、摘月亮。家长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应该如何应对?
张女士
张女士:
你好!
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独生子女生病后父母希望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照顾、呵护,加之担心病情复发,所以很多家庭中都出现对孩子一再的迁就。但发现孩子的需要越来越多,总也满足不了,孩子也总是不高兴。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访谈过一些康复期的患者,希望他们的体验对您有借鉴。有些患者和我们讲,在康复期即使病情稳定,自知力恢复了,仍然有一些行为家人无法接受,如乱花钱。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因为在家里呆着,太无聊了,花钱时会给自己带来一点点快乐。从这样的诉说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任性行为”的背后可能是感到生活无聊、不快乐。
如果是这样的心理体验,我们不防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孩子丰富自己康复期的生活。
1. 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把过去的兴趣爱好重新拾起来。有的孩子原来喜欢画画、弹琴,得病后家庭更多关注了服药、看病,完全把过去的爱好忘了。
2. 社会交往:安排和同学聚会的机会。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患病的情况被同学知道了,笑话孩子。剥脱了孩子的社会交往,也剥夺了孩子和同龄伙伴一起获取快乐的权利。
3. 生活自理: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青少年孩子忙于学习,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往往家庭成员会过度关心、照顾。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也是他们恢复自信很重要的环节。毕竟孩子不能总在父母身边,要独立面对生活中很多挑战。培养良好的生活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规律,对面对大学校园生活乃至今后婚姻家庭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4. 适度学习:适当引导恢复认知、学习功能,根据孩子康复阶段不同适度安排。如在开始阶段可以读课外读物,做一些读书笔记或日记,安排共同的家庭时间一起交流看到的内容。既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表达能力,也促进孩子去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逐渐过渡到学习一些相应年龄的课程,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科目开始,从复习学习过的内容开始,慢慢过渡到学习新知识。为恢复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 体育锻炼:由于急性期治疗缺少社会活动,患儿的体能经常有下降的现象。家长要注重安排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在控制体重、加强协调性训练的同时,为恢复学校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6. 心理调适:在学习阶段患有精神障碍难免对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孩子经常会出现如下心理状态: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生活,如何面对自己的同学;患病后学习没有以前优秀,落课了,心理接受不了;对心理知识了解不足,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样的疾病。如果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推荐参加北大六院组织的精神疾病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可以参加康复中心的康复指导服务。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状态,了解疾病知识,树立信心。
所以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故事,可能是父母更应该关注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是简单的百依百顺,也不是一概否决。可以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进步多予以鼓励,使他们内心需求通过健康途径得到满足,通过丰富生活内容,找到快乐、自信。孩子的需求可以以奖励的形式满足。如在完成既定康复计划的基础上,家庭一起外出吃个火锅,也是很高兴的事!
希望我们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
程嘉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