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如何帮ADHD孩子调整睡眠
老师您好:
我是咱们公众号的老朋友了,之前咨询过ADHD儿童运动治疗的问题,在那之后我们也尝试过运动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近孩子学习紧,学习时间多,运动时间就减少了,注意力的问题又突出了。和医生商量后,我们开始了药物治疗了,目前在服用哌甲酯,吃药之后感觉孩子,睡眠不太好,晚上睡的比较晚,白天又比较困倦,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想咨询一下您。
彤彤的妈妈
彤彤妈妈:
您好,很欣慰再次收到您的来信,来信中得知孩子目前已经启动了药物治疗,但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睡眠的问题,针对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ADHD儿童的常见的睡眠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睡眠障碍在ADHD患儿中很常见,有研究表明7.5%的ADHD患者有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和ADHD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可能相互影响,ADHD患者有的本身就存在睡眠问题,当然也有一些本来没有睡眠问题,但是随着开始ADHD的药物治疗从而出现睡眠问题,睡眠问题本身也可以加重ADHD的注意缺陷症状。
您信中提到了孩子入睡困难,白天嗜睡的问题,基于上述信息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评估,评估主要分为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孩子用药前的睡眠习惯如何,您给孩子设置的入睡时间、孩子对于睡眠的态度、是否存在昼夜颠倒问题,目前除了使用哌甲酯是否还使用其他药物;第二,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原发性睡眠障碍,睡眠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安腿、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第三孩子既往或者现在是否合并其他的精神科疾病,比如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睡前害怕与父母分离,或者孩子有抑郁情绪,抑郁本身就会有睡眠问题;也有一些孩子,会有对立违抗,不愿意遵守睡眠规则,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孩子是否使用了精神物质,这个也会对睡眠有所影响。
针对上述可能的情况我们制定应对策略,就第一个方面而言,我们需要跟孩子明确睡眠规则,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要求尽量保持规律性,对于存在睡眠颠倒比较严重的孩子,我们需要调整孩子的睡眠节律,白天起床后尽量的晒晒太阳,如果睡眠节律仍存在异常,可以尝试使用褪黑素调整睡眠节律,这个需要和医生商议后使用;最后减少不必要对于孩子睡眠可能有影响的药物的使用。针对第二个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排除或者明确孩子是否存在原发性睡眠障碍,一般而言可以尝试完善睡眠监测和小睡试验,监测睡眠过程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以及睡眠过程中是否存在腿动等问题,若孩子确实存在原发性睡眠问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镇静催眠药物,目前有明确证据支持的的针对ADHD患儿失眠的药物为褪黑素,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剂量存在差异,若褪黑素无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这个需要跟医生进一步商议。第三个方面需要您带孩子再次来医院就诊,需要和医生进行进一步访谈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若孩子不存在上述问题,考虑可能与哌甲酯的使用相关,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尝试短半衰期的兴奋剂,减少兴奋剂对于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但是也需要注意有些患者是兴奋剂作用消失后反弹性多动从而出现睡眠问题,则需要在下午1-4点加用短效兴奋剂改善ADHD症状从而改善入睡困难。如果调整兴奋剂的剂量后患者的睡眠仍无进一步改善,建议可以换为托莫西汀治疗,该药物一般不容易引起睡眠问题。可乐定和胍法辛也可以用于ADHD的治疗,同时也可以改善睡眠问题,可以单独使用,可以和兴奋剂联合使用。
综上,影响孩子睡眠的因素比较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睡眠评估,明确睡眠问题的具体原因,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本文希望您对于ADHD患儿的睡眠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的是您不可以自行给孩子调整药物治疗,涉及药物方面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作为父母您可以尝试帮助孩子调整作息习惯,建立有助于睡眠的环境,给以孩子情感支持,减少孩子睡眠前的焦虑情绪,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孩子的问题尽快解决。
岳鑫鑫医生
本文由姜思思编辑校对。
参考文献
Ahlberg R, Garcia-Argibay M, Taylor M, Lichtenstein P, D'Onofrio BM, Butwicka A, Hill C, Cortese S, Larsson H, Du Rietz E. Prevalence of sleep disorder diagnoses and sleep medication prescript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ADHD across the lifespan: a Swedish nationwide register-based study. BMJ Ment Health. 2023 Aug;26(1):e300809. doi: 10.1136/bmjment-2023-300809. PMID: 37657817; PMCID: PMC1057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