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神疾病
自我保护当是必修课
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 张海静 黄薛冰
校园欺凌在世界上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并不时有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其中不乏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发布的全球校园欺凌现状的最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与性取向、种族与文化差异这三个原因遭受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不可小视,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即使是施暴者,长期下去,心理状态和性格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两个“意识”薄弱
孩子易遭受欺凌
无论是内向外向,高矮胖瘦,家庭贫富,男生女生,学习好坏,都有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挤、打压、欺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不管大人孩子,走出家门工作学习,每天的社会化,看似是一个个“人”在接触,归根结底是看不到的“性格”在适应社会,容易被欺凌的孩子,多数在如下两方面之一或者全部出现了问题:
1.边界意识。每个人都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边界,它将我们与外界区分开来,确保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一个心理范围之内保持社交心理舒适。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即使问题冲突再多,他也能保持稳定的人际距离,不影响正常交往。他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孩子也一样,从小教育孩子,让他懂得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可以接受,什么必须拒绝。对其他同学一开始的过分言行学会拒绝,便不会逐渐演变到严重的欺凌事件。
2.寻求帮助的意识。起初孩子在学校遇到事情,回家一定会跟父母说。父母的回应方式决定了孩子敢不敢向外界求助。如果父母总是打压训斥孩子笨、胆小,什么都做不了,那孩子真的就会越来越懦弱,而且还不敢声张,怕被人训斥。渐渐地,也会纵容有些胆子大调皮的孩子更加肆无忌惮。
父母善于观察沟通
有助尽早发现异常
1.观察。孩子表现有些反常,言行习惯有所变化,提醒家长需要耐心认真沟通了。
2.询问。有的孩子直接问可能就会说。如果孩子不愿说、不敢说,家长也不要强迫、急躁,不妨旁敲侧击地试探,比如通过亲子游戏、自编故事、画画投射表达等途径获得信息。
3.行为异常。如果孩子不爱上学,不愿意和他人接触,甚至出现了一些情绪症状,像躯体不适,睡眠不好、多梦等,则更需要关注和干预了。
教会孩子
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1.“说”。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及时向家长、老师,甚至周边的陌生人求助。教会孩子有事拨打“110”找警察叔叔。
2.“不”。面对欺凌者,及时说“不”。在第一次意识到对方企图欺凌自己时,勇敢说拒绝,及时遏制霸凌行为的持续升级。懂得反抗的孩子,本身就会令对方有所忌惮。
3.随机应变。如果对方人多,正面冲突得不偿失,及时尝试逃离现场,机智应对。
抵制校园欺凌
需多方合力
1.父母思想上要重视,态度上要正确回应。日常教育里,从小灌输边界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孩子识别不良他人和危险事件的能力。假如真的遭遇了欺凌事件,家长首先不夸大处理,避免对孩子的二次创伤。
2.校园宣传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教会孩子有分寸的言行,容易去欺负他人的孩子就会减少,孩子天生都很纯洁,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3.孩子自身完善适应社会的技能。比如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孩子,家长可以有意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有效地表达沟通;而自卑的孩子,或者有某种身心缺陷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人无完人,客观看待自己,扬长避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