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神疾病
北大六院院长陆林:精神病≠神经病
生活中,人们常常傻傻分不清楚“精神科”、“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事实上,它们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主治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在一些医院里也叫做“精神心理科”或“临床心理科”,如此,公众也更易区分。
2015年10月10日是第2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也在这一天里举办了义诊等系列活动,以呼吁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病≠神经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精神疾病”是指在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而“神经病”是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二者存在质的差别,不可混为一谈。
陆林介绍说,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会出现焦燥、忧虑、悲观等情绪,“如果你感觉到这个人和原来有点不太一样了,怪怪的,并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这时,你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TA的心理健康状况了。”
“这类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更多的属于精神心理障碍,通过早期的介入、干预和疏导,可帮其走出, 有些可以完全康复。”陆林说。
抑郁症是大众最为熟知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大家所熟知的一代巨星张国荣、美国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等都是因患抑郁症而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离开了世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抑郁是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致病致残的首要原因。“此外,慢性疾病如心绞痛、关节炎、哮喘、糖尿病等共病抑郁症,对患者的影响及伤害已超过了慢性病本身,因此,慢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陆林强调。
别小瞧它!睡眠障碍伤身又伤心
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在全球发病率为27%,我国发病率为38.2%。患者的睡眠质量反映了疾病的转归、波动或恶化,是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恢复,使患者精神轻松、愉快。但现代快生活“压力山大”,睡眠障碍正困扰着很多人。
一些人“小瞧”了睡眠障碍,认为只是睡不好而已。实际上其危害非常大,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肌梗死、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尿路感染、生殖功能影响、代谢紊乱、肥胖、消化不良、腹痛等疾病。“持续的睡眠障碍可导致躯体和精神损害、社会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陆林院长介绍说,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解关爱患者,但要有限度
一提到精神疾病,很多人都感到恐惧,陆林院长介绍说,实际上80%以上的精神疾病患者并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者,只要通过积极的治疗,一般都可以恢复。其治疗也并不复杂,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针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通过入院治疗、社区随访管理、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等方式,使患者回归社会。
值得强调的是,公众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许多人会误认为:只要是精神疾病患者,都有伤人危险的。其实,精神疾病患者出现刑事犯罪的几率远远低于正常人的刑事犯罪率。”陆林院长说,一般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言行怪状、冲动、伤人等行为,但这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要用理性的态度来善待身边的精神疾病患者。
当然,要理解患者却并非是无底线包容,特别是对于儿童精神病患者,陆林院长强调,家长在教养过程中,不要打骂和惩罚孩子,也不能一味迁就溺爱,要保持一定有原则的态度;要树立尊重患儿的意识,对其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敏感,争取及时主动满足。但不要过度代替包办,适当允许孩子自发地探索世界和环境,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孩子试错性的学习。
专家介绍:
陆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擅长治疗睡眠障碍、抑郁症、青少年网络成瘾和心理问题、酒精和药物依赖等疾病。
(本文2015-10-13刊登于寻医问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