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新闻
北大心理学系周晓林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2015年4月29日中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周晓林教授应邀在我院英魁厅做了主题为“人类愧疚、感激与报偿的神经基础”的讲座,陆林院长主持了本次科研交流会,院长助理岳伟华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我院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研究生、进修生等13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陆林院长对周晓林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周晓林教授的科研经历与成绩作了简短介绍。周教授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际SCI、SSCI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6篇;指导的博士生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周晓林教授以青岛爆炸心理应激与“单身基因”为引开篇,在报告中分享了心理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并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的主要工作。周教授首先介绍了“咀嚼口香糖可以缓解压力”这项研究,周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话语,把这个科研故事娓娓道来,并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学研究的精髓:控制混杂变量的实验设计。然后,周教授又和大家分享了其课题组关于“人类愧疚、感激、报偿的神经基础”的研究,愧疚、感激、报偿等社会道德情绪在人类活动中极为常见,而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在近年来刚刚起步。周教授详细地讲解了他们创设的经典实验范式,即受试者与匿名被试一起玩“估计骰子点数”的游戏,如果受试者或匿名被试出现错误,匿名被试就会承受一次电击惩罚;当受试者犯错导致匿名被试受电击惩罚时,受试者可能会出现内疚情绪;受试者可以选择替匿名被试承担一定比例的电击量分担痛苦。与两人均出现错误时相比,仅受试者出现错误时,其选择承担的电击量会升高,并且其中间前扣带皮层(aMCC)、脑岛等脑区会有更强的激活。分析显示,中脑部分区域介导了aMCC激活与受试者的补偿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受试者的aMCC灰质体积可以预测其行为。通过此类研究,周教授课题组系统地考察了社会道德情绪的神经机制及其与攻击、亲和行为的关系。
周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严谨扎实,使在座的老师深受启发。在报告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岳伟华研究员提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归因方式,如何看待不同归因方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周教授表示,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研究方向,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认真研究。周教授还与几位感兴趣的老师做了深入交流与互动,科研交流会圆满结束。
相关专家
专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常见精神疾病的遗传咨询
出诊时间:
出诊信息
科室 | 时段 |
星期三 11-20 |
星期四 11-21 |
星期五 11-22 |
星期六 11-23 |
星期日 11-24 |
星期一 11-25 |
星期二 11-26 |
---|---|---|---|---|---|---|---|---|
精神科 | 上午 | |||||||
下午 | 专家 |
简介:医学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所)长(分管科研),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常见精神疾病的…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
播放
精神疾病中遗传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浏览量:0
-
播放
睡眠的重要性 浏览量:0
-
播放
创伤性应激障碍有个典型表现 浏览量:0
-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