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国家重点学科

本站编辑 旧--科学研究 2011-09-15
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为重点学科。本学科自1942年创建后一直在全国该学科中居于领先地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成立了国内首家神经电生理研究室和精神生化研究室,在七十年代开展精神疾病的农村社区管理试点;在八十和九十年代先后组织了两次较大范围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取了我国随着时代变迁精神疾病流行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本学科最早建立精神类药物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并将标准化的精神疾病评估工具引进国内。并紧跟学科的最新方向,较早开展有关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同时针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儿童精神病学和老年精神病学确立为临床学科发展重点。积极开发祖国医学宝库,并以现代医学方法加以研究,其中对电针治疗抑郁症和银杏叶提取物在精神疾病治疗的辅助作用等研究影响深远。
近年来,本学科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广泛而活跃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生物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精神疾病治疗学和儿童精神病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研成果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此后,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所和北大医学部心理教研室以本学科为依托,形成了药物依赖防治研究和心理与性咨询及治疗两个独立的研究方向,使得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20042008年,本学科在许多重要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A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强迫症、神经性厌食、人格障碍的分子遗传学、影像学、临床评估和治疗、流行病学等领域仍然具有一定优势,累计发表SCI引用论文168篇,不少研究论文多次被国外同行引用,其中最高影响因子论文发表在Nat Neurosic (IF:15.456)上。
生物精神病学研究领域,本学科从生物学角度,采用分子遗传学、神经生化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等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自由基代谢”网络,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新方法的开发,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TD)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新方法探索
在社会精神病学领域,本学科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工具,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领导和组织多个省市地区的社区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完成了全国精神残疾调查标准的制定;研究了老年痴呆筛查、诊断工具,以及对痴呆照顾者心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建立了自杀研究和预防培训网络;开展了人格障碍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rTMS等最新治疗措施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组织实施了灾难性事件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研究与干预活动,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不同灾害性事件后心理反应的特点和模式。
在儿童精神病学领域,本学科一直致力于研究ADHD和相关破坏行为问题的病因和治疗研究,以及儿童孤独症、儿童精神分裂政等儿童重要精神障碍临床研究,先后承担过卫生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项基金课题,在病因学、临床评定和临床治疗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精神疾病治疗学领域研究,本学科着重于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以各类主要精神障碍为中心的临床与应用研究,其中包括老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老年抑郁、老年精神病)的早期诊治及神经生物学标记物研究,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干预研究,以及酒精依赖、进食障碍、精神康复、危机干预等精神卫生问题的治疗与干预模式研究,HIV/AIDS感染相关精神行为障碍的神经心理学与行为学研究,精神卫生政策研究等,均取得比较突出的研究成绩,积累了大量的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据。同时本学科正在逐步完善的整合性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门诊、急性住院封闭病房、急性住院开放病房、日间康复、农疗康复基地、社区随访),也为同行所称道。
药物依赖研究领域,本学科立足于发挥学科优势,整合运用免疫学、细胞和组织化学、神经生物学等先进和完善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基础,探索大脑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学习与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药物成瘾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疾病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与调控。并致力于建立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反义核酸/RNAi、蛋白质组学、基因敲除、药物高通量筛选、先导化合物发现及药物设计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
心理与性咨询及治疗领域,运用心理学的手段,系统地开展了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培养了一批我国心理治疗的专业人才;系统地开展了心理评估的研究,制作完成了一系列评估量表与测验的工具;成立了全国医学心理学教育分会,推动了全国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学术梯队建设方面,本学科鼓励学术自由,力求创造活跃的学术气氛,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发展动态。本学科确定了各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并给予重点支持,同时积极培养后备梯队,目前,共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7人,具有博士学位52。目前在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博士研究生41名,硕士生7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