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尽一份心力 发热和光 ——2024年度志愿者工作年终总结
岁月流传,四季更替。时值年关岁末,我的志愿者工作也告一段落。我认为,志愿有大小,无非奉献;心力有强弱,总在发热和光。
毫无疑问,这一年是应当总结的,值得铭记。这一年,既平静又不平凡。工作是做不完的,但总在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志愿工作贵在坚守,重在毅力,不畏琐烦。施恩不图报,一切应出自本心。行路不畏险,凡事皆只为心安。
精神康复工作,陪伴何其重要。陪伴源自爱心,一颗不放弃的心,一颗勇敢的心。历经事事,磨炼心境——在一场场个案查房中,作为参与成员,我也在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性。我们或许已经康复,但不得不承认,仍有些案主处于康复的起步阶段。如何做到风雨同舟、始终相伴,如何做到不离不弃的相守,真的是考验我们是否牢记自助助人的初心,是否能尊重每一位患者的进程,尤其是那些还在起步阶段的患者。不可轻视后进的患友,因为我们坚信假以时日,所有的改变都是可能的。我想这也是精神康复的信念和深层意义所在,因此,耐心和耐性,显得十分珍贵。
一次次,我目睹个案查房中多学科团队老师们的群策群力,他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他们严谨求实,宛如千手观音,施展着各自的医疗技术与能力;他们全身心投入,恰似白衣天使,救护身处忧闷、愁苦、纠结和混乱的患友于水火之中;他们审时度势,张弛有度,循序渐进,学施策,这让我感到救人不仅要有爱和关怀;更要有技术、方法和能力。因此,我想说,这一年我真的领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那么,再接再厉吧,望来年我们每个同伴都更加坚韧,相信一次次领悟终将汇聚起澄澈的江河,一遍遍的温习与实践终能让所有同伴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年轮翻转,成为流年。流年里或许一切都会逝去,然而那曾经用过的力,发出的热和光,想必总会让岁月的涟漪更璀璨、更有温度、更具光华,更加夺目和耀眼。
以上就是我2024年度志愿者工作的年终总结,愿大家承前启后,不辜负岁月,无愧于流年。共勉!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