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故事

精神康复广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疫情之中的“逆行者”

来源: 作者:丝语
浏览次数:

我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绿丝带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同时也作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我患病已有二十余年了,在最初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家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把自己好起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药物上,虽然有时也能去超市购物,但更多的还是空想和颓废,不时还会对家长发脾气,生活也慢慢走向了自闭。直到2011年5月我加入了志愿者组织,生活终于迎来了一缕曙光。在精神康复中心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力争做好分配给自己的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随着志愿服务的延续和深入,我的状态也趋于好转。

今年是我从事志愿服务的第十个年头,在新年伊始,却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爆发,这场灾难似乎来得很突然,从一月份武汉封城,到各省医疗队火速驰援,再伴随着每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各项疫情数据,给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而就在这国家有难之时,我们的小家也出现了情况,一月中下旬,父亲感觉脖子下面长了个疙瘩,我和母亲也很担心,都觉得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母亲身体又不好,这个时候理应由我承担照顾他们的责任。

平时在六院从事志愿服务时,经常接触预约挂号,无论是回答咨询还是操作自助挂号机都比较熟练,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积累的经验帮了忙,我帮父亲预约了宣武医院的普通外科号,并于就诊当日早晨打车陪父亲来到宣武医院。这时已是一月底,肺炎疫情在武汉越发严重,在全国也成迅速扩散趋势。相关专家通过媒体告诫人们少出门,即使外出也要做好防护。的确如此,一路之上,作为首都的北京,马路上已见不到熙熙攘攘的车流,而下车后所见的带着口罩的行色匆匆的路人。我和父亲自然也是如此。来到医院,门诊大厅也格外冷清,屈指可数的几位医护人员也将防护从头做到脚,而寥寥无几的患者也都包裹的很严,让人更加感到了疫情的严峻。我当时感到既然到了医院,做好防护的同时又要坦然面对,我在心中鼓励自己,要向新闻里报道的那些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学习,做一个疫情期间的逆行者,虽然这里不是抗疫前线,我面对的也并非是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肺炎患者,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带父亲看病,对我们这个小家来说同样重要。想到这我就有了勇气,从取号、缴费到分诊均由我帮父亲完成,我又搀扶他进了诊室,医生看了看父亲的患处,说可以先做CT检查一下,于是我交了费,陪父亲到CT室做了检查。又等了一会儿,拿到了检查报告,又回到诊室,医生看了看,给出了一个初步诊断,建议疫情之后再做进一步的诊疗。我和父亲回家了。期盼疫情早日结束。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