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故事

精神康复广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我是如何丰富生活的

来源: 作者:杜雪松
浏览次数:

很多病友提到患病后的生活很是枯燥无聊,我曾经也是这样。不会做饭,最简单的饭菜也要到外面去买着吃;不会做家务,屋子乱了甚至也不会收拾;对什么也没兴趣,不愿意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有好朋友,甚至也感受不到家人的良好关系。

一次偶然的就诊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六院的医生推荐我去康复中心,这样我就开始参与个案和团体治疗,后来还参加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每周都会有3-4个半天班做志愿者。现在做志愿者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

有一次康复中心的程主任讲到兴趣爱好很重要。我想除了平日里听听佛经之外,我真的没什么爱好。一次的团体课上,老师问这周大家都做了什么?有的说去公园玩,有的说看电影,有的去旅行等等。因为住在清华附近,我想学校里每周都播放电影,这样我就想尝试看看电影。就这样在那年的那月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场电影。开始的电影带给我的生活里,真的变得生动起来。人说好的电影都是生活里浓缩的精华。的确如此。也如佛经里有写,一花一世界,芥子納须弥,大千的世界也在一粒微尘之中可以体现,一滴水也能知道大海,一片树叶也能够知道秋天的到来。就这样我逐渐关注了更多生活中当下的很多美。如在一个大缸里呕了很久成了淤泥,却长出了洁白的藕来。也如风雨过后,低下头看见落叶和尘埃,而抬起头则看见彩虹和白云蓝天。逐渐的把很小的事情也可以热爱。生活就这样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

我知道我还达不到能上班的节奏。但是我想我先把我能做的事情在别人上班的时间里我也给自己上个班,无论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实在做不了也不勉强自己。但可以努力把自己暂时做不了的事情,排在未知能做的事情上。因为今天做不了,不代表明天做不了,有的做不到做不了的事情,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了,并且把能做的做到熟练做,甚至做到精致为止,都是可以的。不要放弃自己,把空间留给自己多一点吧。有句话叫做“你的能力超过你想象”。的确是这样的。

我还有个对于我来讲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这些年虽然没再去上班,可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是去寺院做义工。已经有十几年了。我觉得我受益匪浅。我都做什么呢。早上到了寺院去大寮洗菜、摘菜、切菜、护法、布置会场、下午诵经。总之有什么活就干什么,还有扫地、刷碗、刷茶杯等等。都是些零碎活。这些我都越干越开心。因为经常干活,所以很多活我就会干了。知道怎么干了。这样也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很多时候还是挺开心的。郁闷变少了。心胸也变得宽了,能包容有人说,也不是很介意别人说什么了。心理也敞亮了。总之呢,做事有益于她人,助人者也自助。

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每月是靠低保和母亲的补贴生活。我现在会把每天生活开支记录下来,量入为出,合理规划。这样也增强了我的财务管理能力。

我会每天做家务,做饭,洗衣。对于不用的服装鞋子也能及时的处理了。有的会送到社区居委会放置的衣物收购箱内。需要添置的家居用品也会主动添置,把自己的生活环境布置得越来越好。

闲暇的时候我也会读读书。开卷有益,开卷有喜,是常读书人的感受。我也会有选择的多读几本好书。

有时候想如果有时间了再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会越来越美。但本来经济不宽裕,感觉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

后来于老师推荐给我一个被叫做“北京乐吧户外”的公众号。我尝试着参加了几次一日游。感觉还是不错的,就是一个人没有伴。不过因为还有导游这个专业人来带你陪你也是不错的。

我冬天到过龙庆峡看冰灯,还是导游拉着我坐在冰车上玩,我仿佛是回到了童年。真的挺开心的。我还去过古北水镇,去过国家硅木公园。这些也开拓了我的视野。

还有一次我约了在寺院的一位朋友一起去了红螺寺,这次是有伴儿了,和一个人又有了些不同。我得学着和人交往,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而最近的这一次就非常的与众不同了。就是陪着七十多岁的老妈跟着夕阳红团队去广西玩了十天。这次出行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她们都说我孝顺。我知道离孝还很远。但是别人说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志愿者、寺院义工、看电影、做家务、记录生活开支、读书、旅行……目前我的生活现在安排挺满的,可以说挺充实的。但是也不能太过多,毕竟精力是有限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还在因生病过着枯燥单调生活的患者们一些借鉴,愿你们像我一样早日走出阴霾,走上属于你们自己道路,并且过得幸福充实快乐。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