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故事

精神康复广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我的志愿者工作(上篇)

来源: 作者:学一
浏览次数:

大家好,我是北大六院绿丝带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时光飞逝,转眼间,从我开始志愿者工作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我也完成了15次见习志愿者工作。首先要感谢康复科老师们和志愿者伙伴们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是你们让我收获了自信、勇气、友爱和力量,是你们让我懂得了志愿是一种精神、付出是一种收获。这样的精神和理念指引着我在志愿者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工作中,我对志愿者“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配图模板\康复故事.jpg

回首这1个多月的志愿者工作,我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第一次志愿者工作的经历令人难忘,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在门诊楼二楼做导诊。我既紧张又兴奋,一方面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一方面又很开心自己终于有机会为患者服务了。细心的老师让热心友善、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和我搭班,当我的师傅。第一次导诊我许多东西都不清楚,我就使劲儿去看、去听、去记师傅是如何解答患者问题的。然后,我就学着师傅的样子,开始试着回答患者的问题。可是,由于太紧张了,面对患者,我虽然脑子里清楚应该怎么解答,嘴里却表达不出来;即使简单的问题,也不能自信地去解答,说话声音很小,连自己都听不清楚。师傅看我紧张的样子,亲切地对我说,“别担心,慢慢就熟悉了。”我点点头,心里觉得暖暖的,紧张的情绪慢慢地缓解了。渐渐地,我熟悉了导诊的工作内容,适应了工作节奏,面对患者的提问不再那么紧张了,能很好地引导患者做检查,也变得自信起来。来就诊的患者中,不乏独自来看病的老年人。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独自一人来看病,需要在电脑上做评估题。老人家年纪大了,眼花耳背,也不会操作电脑,看到这种情况,我协助老大爷完了电脑评估。评估室的医生说,“多亏了你们志愿者帮忙,要不我们真忙不过来。”老大爷也连连对我道谢。看着老大爷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心里暖暖的。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大大地提高了我的自信心。

与门诊导诊的热闹忙碌相比,病房工娱室的工作就显得安静舒缓。特别是在书画室里,患者们写毛笔字时专注而又细腻,那一刻,时间仿佛都要凝固了。有时,他们写完字互相欣赏,彼此会心一笑,那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深深地感染了我。看到在书画室门口徘徊犹豫的患者,我会面带微笑,邀请他们进来写字。患者写完之后,我会欣赏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一次,一个小患者来写字,看他的样子,年纪与我女儿相仿,顿时,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他也很喜欢我,主动与我交流,询问我,他写的字好不好看,我夸奖了他,他很开心,看着他天真的笑容,我也很开心。工娱室的活动丰富多彩,除了写毛笔字、下棋,还有台球和卡拉OK。不少年轻的患者都喜欢打台球和唱卡拉OK。他们在台球案前熟练地挥杆,当各色的小球一个个应声进洞时,他们会发出欢呼,气氛相当热烈,我也感受到了这份热情洋溢的生命活力,很受鼓舞。唱卡拉OK时,患者们也很踊跃,他们很投入、很认真地唱着歌,那歌声让人精神愉悦、充满活力。他们还会互相鼓励,一曲之后,热烈的掌声和喝彩,让人倍感温暖、大受鼓舞。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