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院内办公OA登录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 正文

工作动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医院新闻

第一期中德心理健康服务的系统式思维和技能连续培训项目第一次集训圆满收官

作者:林红 刘梦然 孙洋 范琼宇 王文军 来源:北大六院 发布时间:2017-10-19
字号:
+-14
浏览次数:

2017年9月17日到21日,第一期中德心理健康服务的系统式思维和技能连续培训项目第一次集训在北大六院顺利举办。本次共有来自北京、河北、辽宁、新疆、甘肃等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78名学员参加了此次集训。

本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中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要求。《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医务人员精神障碍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着力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诊疗服务中加强人文关怀,普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要主动发现心理疾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心理疾病诊疗服务,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可见,在医疗机构开展规范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培训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同时,心理健康服务又是以医疗机构为主,整合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等多部门资源联合服务的系统工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培训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医疗机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等为有心理问题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学习系统式思维和技能,以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学到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的方法,从而促进不同机构的相互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因此,集训最终录取学员工作单位以医疗机构为主,占学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其他还包括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单位,职业范围涵盖了医生(包括精神科、儿科医生、内科医生等)、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及管理者等多种职业背景。为培养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并促进学员将所学习到的系统式思维和技能应用于工作实践中,最大限度促成改变的发生。本培训鼓励同一单位团队报名,并优先录取。团体报名参加培训的单位包括:北大六院8位,解放军总医院3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3位,北京安定医院2位,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4位,大庆市第三医院2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位,北京市西城区精神卫生中心2位。

本培训项目特色包括:1.本培训既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咨询、陪伴和支持;也能促进学员自北大六反思与成长,应对工作与生活的压力。2.授课形式多样。包括理论授课、分小组演练、督导以及个人和团体自北大六体验。每次集训提供两次晚间演讲。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员充分感受和体验心理健康服务的系统式思维和技能培训的魅力。3.师资队伍强大。学员分为三个小组,每一小组均配备德方教师、中方教师、中方助教、专职翻译各一位。整个培训期间,每位学员均有机会得到两次由德方教师或中方教师免费提供的个人自北大六体验,促进学员的自北大六反思和成长。4.培训注重学员将学习到的西方理论运用到中国实践中的能力。结合授课理论内容、学员提出的问题和案例,教师带领整个小组进行演练、答疑和督导。每天的培训设置中均会安排特定时间段,学员形成三人小组深入讨论和分享;并设置跨文化交流环节,中方教师与学员就课程中跨文化部分的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

本次培训教师队伍阵容强大,包括德方教师四位,分别为Doris Biedermann,Martin Roser,Jürgen Armbruster,Sylvia Fahr-Armbruster;中方教师三位,分别为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丹,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林红,北大六院综合三科主任李雪霓;中方助教三位,包括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贺鑫,沧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崔拥军,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安敏杰。此外,还包括三位为学员提供一对一自北大六体验的中方师资。

在5天密集的培训中,中德双方教师讲解知识详细生动,传授过程深入浅出;45分钟的一对一自北大六体验共完成56例,学员通过自北大六体验这样发现和完善自北大六的过程,同时了解来访者的感受,更好地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咨询、陪伴和支持,促进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小组督导给了学员充分的机会与教师沟通交流;每天的教师会上,中德双方教师讨论回顾教学课程,研究如何微调教学方向与方式以便更适合参加本次培训的78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学员,从而更好地满足学员参加本次培训的期待和需求。跨文化交流环节,师生之间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提问与讲解。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们体现了对于传道授业的热情与责任;学员们受到系统式思维这一新理念和技术的冲击,收益颇丰。

培训全程回顾

第一天 初探系统式思维的世界

培训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由该项目的中方总协调、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方教师林红老师主持,郭延庆副院长致欢迎辞。

第一天的学习主要围绕系统式治疗的基本理念展开,讲座介绍了系统式思维在生物学、科学技术和哲学领域的理论根源。着重帮助大家打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习用“不确定”的视角看待来访者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中德双方教师引导学员进行职业动机和实践中的挑战的探索,并对2-3位学员进行单独的案例分析,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提出假设,并由老师进行督导,最后请被督导的学员与大家分享收获。小组活动第二部分由学员想象并绘画出自己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的图景,学员们创意纷纷,中德双方教师都很受触动,将学员的绘画作品做成集锦保存下来。绘画不仅让学员有另一种方式表达自身感受,还通过绘画的图景帮助学员分析其自身在精神病学领域中工作的态度。小组活动还包括督导,在培训开始阶段扩展学员的四维空间,为促进学员自北大六反思与成长打下基础。

第二天 了解系统式访谈

在前一天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式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从态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系统式访谈这一全新的访谈技术,同时特别介绍了如何运用描述问题背景、讨论资源和假设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式进行治疗中的初次访谈。小组活动同样沿袭第一天的督导模式,对小组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督导,帮助学员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困扰。

第三天 介绍家谱图及生命周期阶段

培训主要介绍家谱图的内容、常见符号,目前在多领域广泛的应用,以及与建构主义的关系。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每位学员练习画自己的家谱图,然后组成两人小组讨论和分享,并练习如何根据家谱图进行访谈。小组案例督导中,教师带领学员应用家谱图进行督导。

第四天 理解精神障碍及三方会谈

讲座介绍了系统式观点对精神障碍,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理解。引入了素质-应激模型、儿童期创伤假设、精神分析假设、社会因素等多个维度研究精神疾病病理,并详细描述了“怯场”、“天启”和“逐出群体外”等理解精神疾病和精神症状的新视角。

讲座之后,是现场三方会谈环节。在病房医务人员、中德双方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邀请到北大六院病房的两位住院患者和两位家属,与两位德国老师分别组成“患者-家属-治疗师”三方会谈小组,对系统式访谈进行了现场演示。患者和家属的坦诚开放、德国老师精湛的访谈理念和技术、病房医生护士的全力配合以及在场所有学员和工作人员所展示的专业素养,所有这些因素为访谈的顺利进行营造了尊重、安全、接纳的氛围,保证了三方会谈的顺利进行。在会谈中,结合访谈过程的演示,重点讨论了什么是中立、资源取向的治疗是怎样的、如何最有效地做循环式提问等系统式提问的基本态度。这一天教学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现场三方会谈的精彩,以及会谈之后提问和讨论的深入,应德国老师的建议,主办方邀请到参加访谈的患者和家属在访谈之前旁听如何理解精神障碍的讲座,这种对病人和家属给予足够尊重和开放的态度,也令学员们感到震撼和兴奋,对北大六们传统的治疗理念形成比较大的冲击。学员们普遍表示,这一天的学习让北大六们看到了仅仅治疗患者是不够的,如何在治疗中切实帮助到家属,如何形成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工作者多方合力的局面,对患者的彻底康复意义重大。

第五天 访谈角色扮演及总结收获

最后一天的课程以实践为主,各小组运用角色扮演和督导的方式,实地演练系统式访谈,并答疑解惑。本次集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总结收获,学员们回顾五天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并对未来的学习提出期待和建议。

学员A:学到了把生物-心理-社会的系统观整合起来。

学员B:整个培训非常有节奏,有喜悦的感觉,在群体中流动着爱与融合。

学员C:感觉学习的过程对自己有疗愈作用,感觉到和大家一起很温暖。

学员D:随着培训深入,又觉得挺好玩、挺过瘾的。

学员E:过程中觉得起起伏伏,有时候懂有时候不懂。对原先掌握的知识和观点有颠覆,感觉难以名状,太烧脑了。

……

晚间演讲

在18、19日晚间,按照惯例进行了两场面向大众的公开演讲。第一场由北大六院的陆林院长带来《心理治疗与精神医学模式改进》的演讲,从人员待遇、行业准入门槛、体制架构、国家政策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陆院长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令整场讲座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二场讲座由Jürgen老师带来主题为《变革中的系统—社会精神病学在欧洲的发展》的讲座。唐登华老师和刘丹老师风趣的开场调动了全场轻松愉快的气氛。接下来,Jürgen老师从自己在意大利的求学时发生在那里的精神病院变革讲起,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欧洲精神病院发展史、当今德国尤其是具体到Jürgen老师所在地的社会精神卫生系统的变迁。

告别与期待

9月21日下午,举行了简短的闭幕仪式。会务组准备了本次集训的精彩瞬间照片,大家一起回顾和分享。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感受到了系统式思维的魅力,学习了诸多实用的访谈技术,更重要的是全新的体验式学习和浸泡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感受。

回顾本次集训,第一期中德心理健康服务的系统式思维和技能连续培训项目的总的课程目标已经初步达成,即精神病学治疗中系统观的理论背景并练习如何在临床中应用系统式的态度和方法。教学目标也初步实现,包括:教授系统式理论、技术和方法;拓展对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理解;对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系统取向治疗的反思与改进,如对于患者的赋能与授权,对于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互动和关系的反思与改进,在治疗过程中引入患者的家庭资源;对治疗环境的反思与改进——创造一种健康向上、鼓舞人心的治疗氛围和住院环境;自北大六体验和督导。

祝福所有的学员继续在系统式治疗的海洋中畅游,保持好奇,保持开放,继续北大六们的探索之旅。期待下次集训再相逢!

2.jpg

3.jpg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专家

姓名:李雪霓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青少年心身疾病,进食障碍,情感障碍。

出诊时间:

简介:李雪霓,女,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大六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临床专长:青少年心身疾病,进食障碍,情感障碍。科研方面:从事进食障碍诊疗相关研究。近年研究集中在进食障碍照料者负担和应对技能训练方面。教学方面:从事…